記得在小學時, 曾也看過日食, 天色大暗, 太陽好像也被遮去不少, 我們拿了墊板, 用針扎個洞在高大的木棉樹邊看紙盒裡的影像。
大家都知道, 如果沒有保護, 不能直視太陽, 否則眼睛是會被太陽灼傷的。英文解說: 正確觀看日食的方式。
Updated on 2017-08-12
2017-08-21日全蝕經過北美 (上次類似的路線發生在1918年), 自西北到東南橫跨美國, 這陣子新聞不斷, 讓很多人興奮, 據說日全食地段的旅館早被訂光。美國太空總署NASA提供了Eclipse 101, 有動畫影片, 2017年經過北美的路線, 日食歷史紀錄, 現場直播等。
華盛頓, 紐約, 洛杉磯及很多地區, 都可以見到日偏食, 按連結可知這些地區的確定時間。
網路上有很多偽造的觀日眼鏡, 千萬不要隨意購買, 免得上了眼睛。
測試自己製作的幾個簡易觀測裝置, 發現用望遠鏡做的看得最大。但是望遠鏡不能一直對著太陽, 免得被燒壞。
測試結果:
1. 使用望遠鏡, 不是很容易對準。
2. 用洗菜盆比較方便, 而且看到好多太陽, 效果不錯。
3. 鞋盒裡的太陽, 也很清楚。
4. 筆筒裝置打孔機的大洞結果不好, 小洞才可看到月牙狀。
before the eclipse 日蝕前, 都是圓形
vegetable washer view many suns 新月形的太陽
binoculars' view
box view
tube view
下次發生在2024的路線, 網路圖:
紀錄一下2009-07-22, 日全食發生在中國, 雖然無法到中國去看, 現在可方便多了, 可在網上看觀賞:
2008年在新疆的日全食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日食或日蝕 文學天文界不同調 【中央社╱台北20日電】 2009.07.20 08:57 pm (紀錄一下)
全球各地都在期待22日本世紀歷時最久的日全食。但究竟該寫「食」還是「蝕」,卻有不同意見,中文系學者認為,兩字相通,天文界則認為應正名用「食」字。
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今天表示,古書中包括詩經、春秋、左傳等,凡提到「日食」均作「食」,直到清朝才莫名被改為「蝕」。
邱國光舉2009國際天文年台灣區總召集人孫維新的意見認為,應趁此時將這個被廣為誤用的字糾正過來,且包括國立編譯館發行的「天文學名詞」一書,也明確表示「日食」才是正確用法。
不過,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、中文系教授李瑞騰表示,「食」與「蝕」應是同音義近的字,古書都用「食」,如天狗食月,其實「食」就是「吃」的意思,「蝕」則有「像蟲吃葉子一樣逐漸吃掉的感覺」,「日食」或「日蝕」兩字相通,沒有誤用問題,因為文字本來就會隨時代演繹、演化。
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說,雖然古書沒有「蝕」字的用法,但「日蝕」已是一般民眾都可接受的習慣用法,將「日食」寫成「日蝕」也不算錯別字。
日全食 Total Solar Eclipse
月蝕 Lunar Eclipse
網路天文館
看了日蝕, 完成了學西班牙文第23級.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