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時篇》十三億人讀寫真能由簡入繁?

【聯合報╱張作錦】2009.05.07 05:01 am

大陸「用簡識繁」,台灣「用繁識簡」,恐怕是不得不然的「一字兩制」……

大陸「兩會」三月初開會,政協委員潘慶林提案,「建議全國用十年時間,分批廢除簡體漢字,恢復使用繁體字。」

潘慶林對他的提案說明三點理由:一、上世紀五十年代大陸簡化漢字太粗糙,違背了漢字的科學性與藝術性。譬如繁體「愛」字有個心,簡化為「爱」,成了「無心之愛」。二、從前說繁體字太難寫、難認,現在很多人用電腦輸入,再繁的字也不成問題。三、台灣仍然用繁體字,大陸若也用繁體字,有利於兩岸統一。

兩岸分合問題,內情複雜,漢字繁簡不是決定性因素。至於電腦鍵入,要先認字才能輸入,理由也不充分。倒是第一點違背科學性與藝術性,的確值得商榷。如工廠的「厂」,廣東的「广」,都是其醜無比。如「後」成了「后」,如果說「后來證實李皇后后面站的是王皇后后裔」,多彆扭啊!「鬱」字筆畫誠然太多,但用「郁」來代替就有問題,我們說「新黨主席郁慕明感到憂郁」,會覺得不對勁。我個人最難忍受的,是到大陸麵館吃「面」,潛意識裡像是咀嚼一張人臉,怪膩味的。

不過平心而論,大陸簡體字簡得漂亮的也不在少數,如簡「塵」為「尘」,小的土不是塵是什麼?像「戀」簡為「恋」,「關」簡為「关」,「變」簡為「变」,「響」簡為「响」,「邊」簡為「边」,在書寫上都方便多了。

其實,早在潘慶林在政協提案之前,大陸教育界和學術界已開始討論應否恢復繁體字的問題,贊成者主要著眼兩點:一是文化傳承,不識繁體字無以讀古書;另一是傳播交流,不識或不用繁體字,就不能與台港澳、海外華人社區以及日韓各國溝通。

反對的意見也有,認為漢字經過篆隸行草,簡化符合自然法則和歷史規律,並未割裂文化蕃衍。而且,大陸之外使用漢字的地區,也逐漸接受簡體字,並不妨礙交流溝通。

有學者提出「折衷方案」,主張「用簡識繁」,在學校書法課上,教學生認識繁體字,增加他們將來讀古書和讀繁體字書籍的能力。而台灣也有學校開始教學生認簡體字,這都是很務實的做法。

事實上,大陸官方也認識到簡體字的某些毛病,據北京《新京報》4月19日報導,有關方面近期將公布新漢字表,針對現行簡體字的問題作改進,但不會恢復繁體字,因為要全國人重學重寫,代價太大。

大陸有十三億人口,不識字的人約為1.16億,占世界文盲總數11.3%,僅次於印度的15.10%。當初簡化漢字,目的就在「掃盲」。不少學者認為,文字本來就是一種工具,首要在增加人民生活的方便,誰也不敢罔顧眾多基層民眾的需要,貿然棄簡從繁。

大陸「用簡識繁」,台灣「用繁識簡」,恐怕是不得不然的「一字兩制」。

【2009/05/07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X5/4890255.shtml

有關系列: 簡體或繁體字 - 有大陸學者的看法

1 comment :

阿威 said...

我認為文盲的存在,應該是教育普及度與社會經濟體制的問題,跟文字書寫的難易無關。古今中外一直都有文盲的存在,但並沒有因為那個文字系統比較難或比較簡單,文盲就相對多或少,歷史已經很清楚了。

從使用面來說,我是覺得也許可以書寫容許簡化字,但出版品或教育上,也就是正式場合裡,仍以繁體字為主。英文中也有類似的現象,音節太多又很常使用的字,口語或非正式場合下會砍掉後面的音節。但在出版物或各機關行號的網站上,還是會呈現完整的字(e.g. psych)。

至於該怎麼簡化,哪些字可以減或不能減,或哪些應該恢復原來繁體系統的區別度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